全院教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四新”建设、课程思政推进和产教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教学改革风向标,按照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相关要求,根据西藏大学教务处“关于开展西藏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的通知”,我院决定开展工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工作,现制定《西藏大学工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方案》如下:
组长:索朗白姆副组长:杨才滨、扎西曲扎、程刚、赵坪锐成员:邓传力、王辛岩、吴华、田荣燕评委小组秘书:李玉彬
我院在职教师(含援藏教师),主讲教师近5 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 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 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 名团队成员。作为主讲教师可同时担任另一团队成员,但同一位教师作为成员不得重复出现在两个团队中。
比赛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三个组别的新工科领域赛道,每个系推荐参赛教师(团队)不少于两个组别,每个组别不少于 1 人(个),且学院高级职称教师不少于 1 人。
材料提交截止时间:10 月 21 日(星期一)下午下班前。现场评审时间:10 月 24 日(星期四)下午 3:30。现场评审地点:另行通知。
本次评审包含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部分,评审总分为 100 分。其中网络评审内容为教学实录视频(40 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20 分),现场评审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40 分),具体各评审要素指标详见附件 1、附件 2。
1.报名表(附件 3)。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实践经验与反思,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创新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 字左右为宜。 3.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详见附件4。 4.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 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5。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所有材料(课堂教学实录除外)均需提交电子及纸质版本,课堂教学实录提供光盘。
1.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